欧洲杯竞猜·(中国)官方网站

微信扫一扫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欧洲杯竞猜·(中国)官方网站 >> 正文

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 奋力迈向制造强省

文章出处:湖南大学“‘中国制造2025’与湖南产业发展”课题组 发表时间:2018-04-18

导读

做大做强制造业,既是中国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做大做强制造业,已然助推湖南驶上后发赶超快车道、跻身全国经济发展前列,也必将在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壮丽征程中更创佳绩、再立新功。  如何以未来10年引领制造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中国制造2025”为遵循,进一步做大做强“湖南制造”,推动我省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本报特约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1.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选择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处在一个大调整、大变革、大发展的历史阶段。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在酝酿新的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突破,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产业形态、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泛在连接和普适计算机将无所不在,虚拟化技术、3D打印、物联网、大数据等将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

面对如此大变局,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如美国发布“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德国发布“工业4.0”,日本发布“2014制造业白皮书”,英国发布“英国制造2050”,法国发布“‘新工业法国’战略”,都是图谋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重绘全球贸易投资格局。印度、越南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谋划、整体布局,期望嵌入全球产业再分工体系,拓展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空间,甚至剑指中国,想方设法将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生产转移到他们国家。      由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所形成的双向挤压,带来了技术革新、规则重构的挑战,使得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中国外部环境异常严峻。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制造业积极应对内外挑战的重大战略部署。

2.湖南有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必须抓住机遇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在这个伟大进程中,湖南必须抓住机遇,加快行动,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历史性跨越。

坚实产业基础有利于湖南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自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以来,湖南制造业体系不断完善,实力明显增强,专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等优势特色产业在国家制造业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工程机械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及电力机车牵引系统、城轨机车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硬质合金、电子光学玻璃等重点产品均位列全国第一。从产业布局来看,已形成较为齐全的制造业优势产业梯队:优势产业包括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新材料等;比较优势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汽车制造、电力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节能环保等;潜在优势产业包括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农业机械等。

良好技术动能有利于湖南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技术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湖南制造业发展新动能。2015年,湖南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3%,远高于全国10.2%的增速;全省工业企业专利申请26867件、授权18207件,分别占全省总量的49.3%、53.4%,工业企业已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的主体。其中,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高速、重载列车牵引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15年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成为湖南企业创新的典型代表。湖南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特高压输变电设备、风电设备、太阳能光伏装备等领域技术水平均处于国内领先位置,研制生产了一批世界领先的高端产品,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正在加速产业化,依托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的技术创新更是不断涌现。

显著市场集聚有利于湖南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伴随长株潭核心带动能力持续增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湘南地区快速崛起、大湘西地区产业发展特色不断显现,集群与园区基地已成为湖南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长沙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及新材料、岳阳石化等3个产业集群过千亿,长沙汽车及零部件、株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湘潭矿山机械、岳阳粮油调味品茶加工、娄底薄板及加工、郴州稀贵金属冶炼及加工等产业集群也具有较大总量规模与较强综合竞争力,移动互联网产业、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集群雏形初现。全省千亿产业园区达到4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4家,数量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五。

3.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 ,湖南应同时把握好“进一步”“快一步”“跨一步”“退一步”

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湖南须正视仍然存在的问题,如核心技术少,试验、检测平台少,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不活,智能化发展水平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世界级大企业较少,品牌培育发展滞后等等。科学技术大变革时代也是竞争优势大重构时代,湖南应积极破解症结、抢占科学技术发展制高点、向制造强省迈进。

进一步夯实湖南制造既有优势。首先,要依托业已形成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新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技术,以特色优势产业链、工业产品为重点,筑牢湖南作为制造大省制造强省的坚实基础。同时,要加快既有优势重化工业与新型工业有机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无缝对接,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快一步抓住全球制造发展趋势。要密切注意、跟踪全球制造前沿最新发展趋势,积极引进最新技术成果和尖端人才,并以适宜方式助推前沿技术在湖南留得住、长得大、叫得响。智能制造是当前工业制造前沿技术,也是工业组织发展趋势,谁在这个领域落后,就会在整个制造业发展中落后。湖南虽有泰富重工、长泰机器人等智能制造优秀企业,但较世界最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建议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加强联合,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之间的合力优势,集结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长沙超算中心等共同组建“国家智能制造信息协同创新网络中心”,快速抢攻智能制造的制高点。      跨一步推动湖南制造国际竞争。要大力促进湖南制造业与全球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有机对接,切实提高其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形成新的发展优势。鼓励企业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积极走出去,依托各种国际合作平台,拓展开放合作空间;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境外建立生产研发基地和技术中心、承包国际工程、成立销售公司、跨境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实施跨境并购等,将湖南制造的产品、技术、品牌和标准不断推向全球,提高湖南制造的国际市场影响力和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

退一步坚守工业制造基本情怀。从近代左宗棠设立清政府规模最大的新式造船厂,到全球运算最快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全国首条投入商业运行的中低速磁浮快线,无不展现出湖南这块土地具有强大创新基因。而与“创新”同样可贵的是“坚守”。在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过程中,湖南应坚守工业制造的基本情怀,在更为注重规模增长的同时,调整存量结构,应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工艺对污染较严重的传统制造业进行两型化改造,淘汰落后的技术和产品;优化增量水平,更加重视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真正树立起湖南制造的品牌和标准,努力实现湖南制造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课题组组长:杨胜刚,湖南大学副校长;课题组成员:侯俊军 唐珍名 肖海翔 曾欢欢)